十二年國教在明年即將上路,家長和孩子們個個緊張又擔心。十二年國教的訴求是多元學習、適性發展,不過大家只著眼於入學方式與標準,請問最重要的基礎教學有改變嗎?或許有,但少數中的少數。以我侄子為例,現在小六,每天還是大考、小考排滿滿。依舊是填鴨式教學,與十二年國教的主旨完全不同。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高雄家長齊聚議會外抗議,抗議高雄市教育局自創的對應學校。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所以花了好幾天查許多相關資料,才知道教育局自我感覺良好的把樂學計畫,延申至103年起要實施的免試入學中,採計國中端“前三屆的學長姐的錄取率”決定對應的公立高中職校,並將90%~95%的的免試名額分配給對應學校,限制應屆國中畢業生選填各指定的對應高中/高職,以這種“階級世襲”的制度,“指腹為婚”的方式強迫學生及家長接受配給的學校與名額。
舉例:
除了雄中雄女之外(每校至少有一個名額),對應高中最多的有7所,最少的只有2所。
有7所可對應的國中分別是(鳳西、五甲、大寮、楠梓、龍華、福山),只有2所對應學校的國中是(田寮、私立優佳),公立高職對應學校最多4所最少2所。(原可選擇的學校有25間高中8間高職)
現在高雄教育局規劃出來的“對應學校”制度,
國中端以各校前三屆基測錄取率配給名額,還說什麼校校均優,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教育審查會的人,才故意不知道吧!
高雄各高中職錄取分數的PR值是假的嗎? 各校基測的PR值錄取標準已經證明一切,
國中對應學校的分配則是教育局對明星國中與非明星國中的官方認證。
讀錯國中,孩子已輸在起跑點上!
如果教育局告訴家長:"高中校校均優",
那我們也願意相信高雄的國中應該也”個個均優”,
那請問為什麼教育局樂學計畫設計出這樣的分配差距?
舉例:
假設三個孩子在免試比序計分表上都拿到滿分100,
除了雄中/雄女機會均等,在對應學校的制度下~
1.小蔣讀田寮國中,只有岡山高中和旗美高中,2所可申請;
2.小偉讀岡山國中,只有鳳新高中、中山高中、岡山高中,3所可申請;
3.小寧讀五甲國中,可以申請高師大附中、鳳山高中、鳳新高中、瑞祥高中、中正高中、前鎮高中、福誠高中,共7所,這樣對學生公平嗎?有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嗎?
4.為什麼田寮國中、岡山國中學生拿到的100分跟五甲國中學生拿到的100分,
面臨的選擇數量與質量差距是如此的大?
如果沒有對應學校,每個孩子都可以選他所愛,愛他所選;
另也因學區差異,有能力的家長早就瘋遷戶口,搶明星學區了!
國中若均優,沒道理各校得到的對應學校分配有極大落差;
連選擇質量、數量都有差(有些3校;有些多達7校)。
高中若均優,除雄中.雄女外,教育局應有信心開放所有免試名額讓學生選擇,無需國中端接受配給的名額,又無法做到公平,也違害個人自由、社會公義、製造搶學區、讓非明星學校學生家長感受到不平的被剝奪感。
“對應”的殘忍,在於不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需求,由上到下以制度/分配/協商運作綁架孩子的選擇權;
”對應”的不公平在於不可能,也不應該做到以校為單位公平的分配,
教育的主體在孩子(學生),而非學校,為何教育局制訂一個以學校為單位的升學制度,卻犧牲了在學校裡的每一個學生。
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不公平的錯誤制度,原本城鄉差異就大的高雄,這個制度對於偏鄉地區的孩子們是非常不利的,當教育局以就近入學來塘塞時,為何田寮成績好的學生卻是分配到距離更遠的學校呢?極度離譜的設計。而當全國15區中,只有高雄一區採計競賽成績與全民英檢成績甚至是其他檢定成績時,對於家境一般的家庭是有幾人負擔的起,這龐大的費用呢?重點是:這是十二年國教的主旨嗎?可憐的學生那來那麼多的時間與體力,應付那麼多的考試與競賽呢?最後對應到的就是孩子想讀的學校嗎?救救這些孩子們吧!不要以為事不關己,因為早晚會輪到我們的孩子。
我的反應如此激動,是不是因為我的孩子學區是對應到少的學校呢?錯!我們的學區是福山國中,是可以對應到7 所學校的。只是我要我的孩子是站在一個公平的制度上爭取到他實力所至的學校,而不是犧牲其他的同學只因為住的地方、讀的國中不一樣,佔盡便宜。
我也知道這個廢除對應學校的活動,挑戰性很高,因為可以對應到7所學校的學區都是高雄的精英區,這些對於他們有利,為什麼他們需要反對呢?而弱勢的一方又有什麼能力去反對呢?很可悲的循環,難道給孩子一個公平的希望這麼難嗎?依然記得蔡穎卿老師所說的:「教育不能獨善其身。」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守護我們大家的孩子。
不管各縣市的朋友們都可以支持高雄廢除對應學校(facebook)或至相關部落格有更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