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親對孩子的最初期望應該是健康和快樂的長大吧!健康、快樂這兩件事看似簡單容易平凡的願望,其實求得不易。


 


  二十一世紀的速成主義,運用在親子教養上,養出了一個個用玩具、美食、電視、電玩裝點出一張張快樂的笑臉,以為這樣孩子就擁有健康和快樂。


 


  如果把正在買玩具、衣物或是正在玩電玩和遊樂設施的孩子,塞進功能性磁振造影機裡,窺視他們腦內運作的情況,會看到腦內多巴胺傳動系統的歡樂迴路晶亮得活化起來。


 


換個場景,把運動比賽獲勝的曾雅妮、盧彥勳,或參加國際科技比賽獲獎的得主,或是日行一善的孩子,看他們腦子的運作情形,結果發現,這次是血清促進素的歡樂迴路像冬天的炭火般溫溫燃燒,溫暖的笑容在臉上悄悄綻放。


 


如果教養模式長期只活化多巴胺歡樂迴路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呢?腦內的多巴胺歡樂迴路只接收感官享樂(沉迷電玩、崇尚名牌等),這種快樂像滿天煙火,美得強烈,卻也容易瞬間消逝,只能帶給人們短暫的情緒狀態。而且要一次比一次更密集、更強烈,才能換到再次短暫的亢奮。(就如毒品需越用越多一樣)


 


而血清促進素的歡樂迴路,一開始往往不受孩子青睞(像主動練琴、讀書、打球、克服困難、幫忙做家事等)。只要父母能堅持,在付出努力中學習,喜悅會伴隨著淚水、汗水逐漸滋生,慢慢匯聚成一股清泉,快樂就會自然湧出,不管外在環境是平順還是艱厄,都能潺潺滋潤心田,享受心靈富足的祥和、愉悅。


 


孩子的快樂腦,是由父母培養出來的,爸比媽咪我們用的方式對嗎?從現在開始一切都來得及,從我們開始吧!


 


 


以上內容部份轉載自國語日報腦子與學習專欄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l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