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親子天下第25期裡的「國境之東,失落的一角」心中感慨萬千。開頭寫著:到底國民教育為誰存在?為何存在?在鎂光燈聚集的精英台北城市中,答案變得非常狹隘。十二年國教除了「進明星中學之升學與測驗方式改革」之外,還有沒有一些理想的價值?
文章的內容:6月13日教育部公布了12年國教入學方式,家長們開始質疑是否公平?是否減輕升學壓力?相關討論大幅佔據了媒體版面。同一天,烈日下的台東絲毫沒有被這「改變歷史的政策」影響。
近10年,台東縣基測成績總是吊車尾。一度,當基測總分300分時,有近六成的台東孩子,總分不到100分。教育部從1996年開始,投入大量課後輔導經費給台東,民間團體也積極的挹注各項學習資源。結果是,沒有任何研究證據顯示,台東學生的學力有明顯改善。
換句話說,這裡的教育品質「良率」很低。曾世杰說:政府投入這麼多資源,竟然從來沒有檢驗教學成果,每年只檢查「預算執行完畢了沒?」目前教育部的課輔方案,就是用同樣的方法、同樣的老師把上午教不會的學生,下午再多教一次,沒有機制去檢驗「教學進展」;沒有定期評量學生學會了沒有?在哪個方面需要幫助?沒有建構長期的體系,提供更專業的補救教學方法、教材與教師的訓練。
這10年來,學生總體學力沒有進步,最常聽到的「歸因」是:一切都是家庭出了問題。「這推給家長也沒有啊,很多家庭已經幫不上忙了,學校才更顯得其重要啊!」曾世杰說。
曾世杰強調,研究都顯示,學習困難和學習成就是可以補救的。愈早介入的成效愈好,甚至能有效降低犯罪率和中輟率,提升大學入學率。
我還記得前一陣子有則新聞「台東的幾位青少年在凌晨時分,歐打一位聽障老人並搶走千元車資」,這些年青人因缺錢上網咖而犯行,已經是累犯的他們,逮捕後似毫沒有悔意。看到這新聞後,心裡只覺得,現在的青少年真的糟,糟到自己的前途毀在自己手裡還不自知。但與上述報導相連結後,他們背後是不是有個不為人知的故事與家庭?回溯問題的起源是不是大家都要負點責任呢?
而最近幾天北市教育局又提出「試辦先行」十二年國教,連專家都說用語不當,除非另有目的或是逃避法規,不然此用語有誤。全國盟的謝會長也說十二年國教沒有試辦的問題,而是「適性發展」相關配套措施的問題。為何全國性的政策,有某些地方要自辦或先辦,對於學生來說,他們又何嘗減輕壓力了,不要讓孩子淪為選票下的犧牲者或是政策的白老鼠。
註:曾世杰及台東大學教授陳淑麗和永齡基金會合作,2007年在台東成立教學研發中心。以科學的方法,為低成就的兒童研發國語領域補救教學的教材、師資培訓,以及評量系統。
以上資料來自親子天下第25期12年國教大挑戰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