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番紅花的<看得遠的,就是好母親>這本著作,讓我對於教養又重新燃起希望,本來想說小朋友都上學了我也應該找個工作來作,但無意間在書店看到此書連內容都沒看過就直接拿去結帳,一直不敢看因為怕會動搖找工作的決心,就是如此的巧合二個小寶貝得了流感讓我有時間拿出這本書細讀。
書裡的內容與我的教養理念非常相近,尤其是看到她為小朋友選擇幼稚園時的堅持,我替我自己的幸運深深的感恩著;我和老公的教養方式除非必要不會讓他們太早受苦(上學﹑才藝),計劃中的大寶貝要大班時才讓他上幼稚園,因為他從小就是越教他他越是反抗,他會自己私下偷偷練習學習就是不喜歡大人教他怎麼作,這也讓我們為他以後的學生生涯擔心,因為台灣的填鴨式教育非常的不適合他。
有一天在教他寫字時他竟然摔筆來抗議,是我們的要求太多嗎?還是我們不懂教的技巧?我心中莫名的想法告訴我說:「讓他去上學吧!」,此時的他才四歲雖然我和老公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但總覺得這一天還是早晚會到的,於是我照例上網查相關幼稚園的資料與YAHOO知識。就在眼花瞭亂時出現短短的一行字「相關評鑑人員評鑑高雄市最優良的一所幼稚園是﹑﹑﹑﹑」,它是一所歷史久遠私立高職的附設幼稚園,雖然心想學校風評SO SO,但……..。
拿起電話撥過去問了相關費用後,對方說帶小朋友過來看看啊,我回答說好好後就掛掉電話了。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自己竟然就帶著二個小朋友去看看環境,一去小朋友Happy到忘我(真的是忘了我這個媽媽了)。主任交待老師照顧他們,而我就隨著主任到了一間辦公室聊聊但我的心還留在二個寶貝那裡,因為他們從不曾離開過我身邊呢!一開始的心不在焉後來慢慢放下心認真和主任對談,談到大寶貝的狀況我有點灰心的說可能是我不會教吧,沒想到主任一口就說真的是你不會教,此時心裡的os說有需要這麼直接嗎?一點多不怕我對學校的印象不好。
主任問我有沒有聽過洪蘭教授,我說沒有。他說回去後可以看看她的書,學校才剛請她過來演講完而已。也談到了一個重點就是學校沒有娃娃車一定要自己接送,如果家長沒把握的話可以選擇離家近一點或是有娃娃車的幼稚園,因為她不希望小朋友好不容易適應環境後因為大人的關係又把他們換到另一個新環境;還有就是完全沒介紹教學課程和教材,她只說了一句如果有去別間幼稚園比較而他們只是一味的介紹教材與課程的話可以不用考慮了。談到這裡老師也帶著二個小寶貝下來了,看來完全沒有找媽媽的情況,只是滿身汗的說很好玩。心裡有個想法正在發酵中……..
回到家跟老公分享了點點滴滴後,又立刻上網查了洪蘭教授的相關著作和理念,心裡的悸動與感動久久不能自己,那不就是我們尋尋覓覓心中響往的美好嗎?想必主任也是以洪蘭教授的理念為圭臬吧!把小朋友交給他們我應該要微笑滿足的謝謝老天這一連串的巧合。但離開學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突然間又有點動搖會不會太趕了,大寶貝準備好了嗎?還是要問爸爸媽媽你們準備好了嗎?